你會說「金門閩南語」嗎?你聽過「相褒歌」嗎?金門縣文化局為拯救失落的「金門閩南語」,在本月17日9:00~16:30及18日9:00~17:00舉辦《用金門的話,說金門故事》講座,特別邀集對閩學語言素有專精之鄭藩派、陳西村、蔡佳芬、林金城、莊文龍五位學者,傳授金門閩南語、茶文化、四句聯七字調等等,讓民眾更熟悉家鄉語言文化。
活動以茶會與茶席方式進行,結合茶文化中誕生的相褒歌教學,用金門腔創作金門調,唱出新生命活力。本次活動共分兩場,每場次限額30人,即日起開始報名,額滿為止,如全程參與將可於活動結束後獲得精美小禮物乙份,歡迎有興趣的鄉親踴躍報名。
「金門自有史以來,即隸屬於泉州府同安縣,先民口操道地的泉州音同安腔,單元音韻母『er(ㄜ)』與『ir(市)』完整保存,迥異於『臺語』、『漳州音』與『廈門音』,獨樹一幟;變調規則也與『臺語』稍異,可謂別出心裁而兼具地方特色之『金門閩南語』,不過『金門閩南語』現已在不知不覺中『臺化』了!」(引用自:鄭藩派,母語若是失聲,底人是咱俺娘--金門話入門)。
文化局指出,做為古蹟全國密度最高的土地,這次選用珠山地標建築—來喜樓為活動地點之一。來喜樓前身是薛永南兄弟洋樓,做為金門洋樓的代表作,經營人王秋桂先生除了將此地化身為旅人休息住宿之地,也希望為民宿賦以書院的性質,發展成為文化、教育和學術交流的平臺,文化局即因應此理念雙方攜手合作。
《用金門的話,說金門故事》不僅有助傳承鄉土文化發展,更跟上環保趨勢以及限制塑膠政策的腳步。有別於以往活動中的便當紙盒產生的浪費,本次18日於來喜樓的活動採用鐵盤盛裝飯菜,讓民眾能挑選自己喜好的餐點,環保又可以減少食物浪費。參與者請自備餐具(包含杯具、碗盤、筷子等),讓大家一齊為維護這塊土地而努力!
即日起受理網路報名,額滿為止,報名網址及QRcode:https://goo.gl/forms/cCezozoCfY4cgpGa2如對活動內容有任何問題,請於上班時間洽詢,金門縣文化局電話082-323169分機173,李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