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記者:許加泰/綜合報導
金門大學師生參訪太湖淨水場,瞭解兩岸通水過後金門水資源的供給現況,以及淨水場是如何將金門湖庫所儲存的水送到各處,藉此啟發學子對於水資源的珍惜,用行動實踐低碳生活,一同為我們的地球朝向永續發展努力。
在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氣候變遷教學活動計畫下,金門大學副教授林政緯與劉佩怡共同開設「氣候衝擊與產業調適」之通識課程,並安排六十多名師生參訪太湖淨水場。
中宇環保專案場長吳隆正歡迎金門大學學生進入淨水場參觀,吳隆正於現場互動式教學,為金大學生進行詳細的解說,不論是對於兩岸通水的後續措施或是淨水的處理流程都講述得十分清晰,並說明金門水資源的匱乏在通水後得以紓緩,同時也建立海水淡化廠來提高金門的水資源自給率。
林政緯指出,透過此次的參訪,金大的學子在金門水資源議題獲益良多,對於金門水資源的稀缺有了更深的體悟。青年學子透過此次難得進入淨水場的機會,實地瞭解自來水的處理過程,進而達到教育學子體認水資源珍貴的意義。林政緯希望學子們在看過淨水廠人員的辛苦之後,能夠體認到愛惜水資源的重要性。
林政緯感謝金門自來水廠太湖淨水場的大力協助辦理,亦感謝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氣候變遷教學活動計畫,使大專校院學生有學習永續發展、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等議題之機會,以提昇氣候變遷調適素養與能力,並期望培養學生對氣候變遷成因之認知及素質,並且擴大學生全球能源發展視野。
氣候變遷的衝擊下導致各地的水資源稀缺,林政緯希望透過此次的戶外參訪啟發學子對於水資源的珍惜,用行動實踐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