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英的畫作有著淡淡的鄉愁」,清大教授方聞賓如此析論張國英的作品。畫過黃山之後,張國英也著手畫下家鄉金門的風景,此次以「觀海」為主題,和大家分享他眼裡的美麗金門。張國英水墨畫個展昨起假文化局展出,七十餘件的作品陳列於第二展廳及中央走道,歡迎蒞臨欣賞。
美術學會理事長吳鼎仁稱讚張國英家學淵源,張父寫得一手好字,幾位兄弟也是從事美術的;張國英的畫作一絲不苟,墨色渾厚華質,此次展出的大幅山水作品,有用拓印的方式呈現花崗石的質感,用墨濃淡表現極好。方聞賓相識張國英三十年,彼此切磋琢磨,他以專業的觀點和與會的來賓分享,以四道程序—描述、詮釋、解析、評鑑來鑑賞張國英的畫作。方聞賓推崇張國英所繪的點景人物,堪與鄭善禧並列,更有真實感、更靈動。
出身金門而離鄉長居於台灣的張國英,此次以「觀海」為主題,畫作裡可見金門的許多角落,昔果山的小徑、古區的林間,青岐、塔山、古崗、後豐的海濱…,無一不呈現在畫裡。將金門的地理景觀及人文特色,以水墨畫的媒材,用寫實細膩的描繪,腳踏實地、趨山走海的在金門各地寫生,方聞賓對其有「景真意深」的評價,謂其大幅作品氣勢雄壯,直追范寬、李唐,小幅作品秀麗雅緻。
「畫金門,主要是一份情感」張國英說到,希望有更多的畫家來認識、表現金門的美。藉由繪畫,他重新看見金門的美,他認為金門不輸黃山那些寫生聖地,希望年輕人能熱愛金門。